缘起
最近在小红书和抖音上疯狂刷到"年轻人千万不要跟团"这种言论,看得我真的有点无语。作为一个刚刚结束为期12天东欧深度团的95后,我觉得有必要分享一下我的亲身经历,来打破大家对跟团的刻板印象。
老实说,在出发之前我也是带着怀疑的态度报的团。毕竟在我的印象里,跟团不就是大巴车+导游举小旗+各种购物店环游么?但这次的经历真的颠覆了我的认知,让我意识到现在的团队游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认知误区
说到跟团,很多年轻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老年团"、"购物团"、"被宰客团"。但实际上,现在的团队旅游产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针对年轻群体的产品,完全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了。
就拿我这次的东欧深度团来说吧,全程12天只去了一次购物点,而且还是因为团里有几个阿姨想买波兰琥珀,导游才临时加的。购物的时候导游直接说了:"不想买东西的可以去隔壁咖啡馆坐着,半小时后集合。"这种态度就让人感觉特别舒服。
行程安排也完全不是以前那种"下车拍照,上车睡觉"的模式。在布拉格,我们去了一个传统工坊,跟着一位留着大胡子的捷克老师傅学习木偶制作。虽然最后做出来的木偶丑得我自己都不忍直视,但这种深度体验真的让人印象深刻。
在布达佩斯,导游带我们去了城郊的一个农庄。农庄的主人是一对超级可爱的匈牙利老夫妇,他们教我们制作传统的古利亚什汤和苹果司徒鲁德面包。老爷爷还拿出了他珍藏的自酿葡萄酒,跟我们分享了他们家族的酿酒历史。这哪里是传统的跟团?简直就是沉浸式体验好吗!
数据分析
说实话,在这次跟团之前,我一直以为跟团的都是大爷大妈。但是根据携程最新发布的《2023年国民旅游消费趋势报告》,90后、95后居然占了跟团游群体的38%!这个数据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报告还显示,在年轻群体中,小众目的地和深度体验类产品特别受欢迎,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50%。这说明什么?说明现在的年轻人在选择旅游方式时,已经不再盲目追求"说走就走"的自由行,而是开始理性地权衡各种选择。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我觉得主要有几个原因:
首先就是时间成本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哪有那么多时间去研究行程啊!就拿我来说,平时工作就已经够忙的了,加班到晚上十点都是常态。让我再花20多个小时去研究行程,我真的会吐。而且查攻略这种事情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特别耗费精力。光是对比各种机票价格、研究住宿位置、规划交通路线,就够让人头大的了。
其次是旅游产品的升级。现在的旅行社也都很懂年轻人的需求,推出了很多特色主题团。比如专门的摄影团,导游都是专业摄影师,会带你去各种小众机位拍大片。还有美食团,行程完全围绕着米其林餐厅和当地特色小店展开。甚至还有音乐节团,专门去参加各种国际音乐节的。
说到性价比,这一点是真的没得黑。我这次东欧团12天9800,包含了往返机票、四星级酒店住宿、三餐、门票和导游服务。光是机票和住宿,自己订至少要1万出头了。而且很多景点都是导游提前预约的,根本不用排队,这种时间成本都是钱买不来的。
还有就是安全感的问题。虽然现在的年轻人都很独立,但是在人生地不熟的国外,有个导游带着总是让人更有安全感的。特别是像东欧这种英语不是特别普及的地方,有个会当地语言的导游真的很重要。我们团里有个女生在布拉格差点被偷了包,就是导游及时发现制止了。
选择建议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市面上这么多团队游产品,要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呢?作为一个亲身体验过的"老司机",我来分享一下我的选择攻略:
首先要看行程安排。好的团队游一定是深度和广度结合的。不能光是在景点打卡拍照,也要有当地特色体验。比如我们这次在布拉格,上午参观布拉格城堡这种必打卡景点,下午就是自由活动,晚上还安排了捷克黑光剧表演。这种节奏就很舒服,既不会错过重要景点,又有充足的时间感受当地生活。
住宿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参考标准。现在很多针对年轻人的团队都会选择市中心的精品酒店或者特色民宿。不要觉得这是噱头,住宿的位置真的会极大影响旅行体验。我们在布达佩斯住的是多瑙河边上的一家精品酒店,晚上可以直接走到河边看夜景,周边还有很多酒吧和餐厅。如果住在郊区,晚上就只能窝在酒店看电视了。
导游的水平也是关键。现在很多旅行社都会标注导游的年龄、经验和特长,建议在选团的时候多关注这些信息。好的导游不仅要专业,更要有年轻人的思维。我们这次的导游就经常给我们推荐一些适合拍照的网红点,还会分享当地的一些有趣的都市传说。
还有就是要看具体的行程安排。每个城市待的时间是否合理?景点之间的车程是否太长?有没有预留自由活动时间?这些都是需要仔细考虑的。一个好的行程安排应该是紧凑但不赶,既能保证把主要景点都玩到,又不会让人觉得太累。
真实体验
光说不练假把式,我来分享一下这次东欧团的具体体验。
在克拉科夫的那天本来计划去维利奇卡盐矿,结果赶上周末人特别多。导游看排队要两三个小时,就临时决定带我们去了一个当地的跳蚤市场。这个市场完全不是旅游景点,纯粹是当地人周末才会办的集市。我在那买到了一个复古的波兰军帽,才折合人民币50块钱,回国后在古着店至少能卖300。最神奇的是,我们在市场上还吃到了一家老奶奶现包的波兰饺子,那个味道真的绝了!这种即兴的体验反而成了整个旅程最难忘的回忆。
在布达佩斯的时候,我们团里有一对超有意思的广州夫妻。老公是个摄影器材收藏家,背了三个相机来的,老婆是美食博主,对当地美食特别了解。晚上自由活动的时候,我们经常一起去探店。因为有他们在,我拍到了很多绝美的照片,也吃到了很多靠自己根本发现不了的好店。现在我们还保持着联系,经常在群里分享旅行照片和美食推荐。
说到住宿,我们在布拉格住的那家酒店真的让我惊艳到了。那是一家改造自古堡的精品酒店,房间的天花板上都是巴洛克时期的壁画。最神奇的是,酒店的地下室是一个中世纪酒窖,晚上会有品酒活动。我记得有一天晚上,我们几个年轻人就坐在酒窖里,一边喝捷克啤酒,一边听店主讲布拉格的古老传说,那种氛围真的绝了!
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经历是在维也纳。导游知道我们几个女生都很喜欢音乐,就帮我们订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站票。站票超级便宜,才4欧元,但是可以看到完整的歌剧演出。虽然要站三个小时有点累,但是能在世界最著名的歌剧院听现场演出,这种体验真的是难忘。
未来展望
经过这次东欧深度团的体验,我觉得团队游正在朝着更加个性化和深度体验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一些小众目的地,团队游确实比自由行有很多优势。
比如说语言障碍的问题。在东欧很多地方,英语并不像在西欧那么普及。有个会说当地语言的导游,真的能省去很多麻烦。而且导游对当地的人文历史都很了解,能给我们讲很多有趣的故事,这也是自由行很难体验到的。
还有就是一些特殊的体验项目。像我们去的那个匈牙利农庄,如果是自由行的话根本就预约不到。这些当地特色的体验项目,往往都需要有固定的合作渠道才能安排。
现在很多旅行社也在尝试新的服务模式。比如说半自由行,就是只包含住宿和交通,其他行程都可以自己安排。或者是主题团,完全围绕某个特定主题来设计行程。这些新的尝试都在打破传统跟团的固有模式。
我觉得未来的团队游会更加注重个性化体验。可能会出现更多像"摄影师带队团"、"美食家带队团"、"历史学者带队团"这样的特色产品。通过专业人士的带领,让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目的地的特色。
总的来说,我觉得不能简单地说"年轻人不适合跟团"。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团队游产品。只要选对了团,跟团旅游也可以很年轻、很时尚、很有趣。
对了,如果你也打算跟团的话,建议可以多看看旅行社的口碑评价,特别是要看看真实的游客反馈。现在很多旅游APP上都有详细的行程点评,通过这些信息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团的真实情况。
最后,我想说的是,旅行的方式没有对错,只有适合不适合。不管是跟团还是自由行,最重要的是要享受旅途中的每一刻,感受不同的文化,收获独特的体验。毕竟,旅行的意义不就在于此吗?